早上八點,剛坐到工位上,還沒進入工作狀態(tài),就聽到小張喊道:“各位各位,我在公交車上,聽到了很好玩的一個事情,有個人打電話說他叫杜琦燕,哈哈哈哈?!?p> 聽了小張的話,我轉頭對身邊的小李說:“我還聽過有人叫史珍香,也不知道怎么起的名字。”
小李故作神秘的說:“其實我不姓李,我姓風?!?p> “別開玩笑了,哪里有姓風的?!?p> “是真的喔,而且最早的風這個文字,是我家創(chuàng)造的?!?p> “怎么可能,你就唬我吧?!?p> “不信啊,我給你講啊,古人對風很崇拜,因此會舉行祭祀,來祈求風的保佑,因為地面很不容易感受到風,因此祭司就要爬到最高的樹上來舉行儀式,而最早的象形字呢,就是記錄祭司拿著權杖,在樹頂祭祀的樣子?!?p> 我在網上一查,甲骨文的風字,還真像她說的樣子。
“后來呢,人們覺得鳥兒能御風而行,那它們就一定是風的使者,就加上了鳥,而人們也想像鳥兒一樣,借用風的力量飛行,后來就用文字,記錄人們用羽毛做成翅膀,試飛的場景,以此來表示風?!?p> “原先的風字表達起來,這么復雜的嘛?”
“就是因為太復雜,后人覺得寫起來不方便,就把風看不著摸不到的特性記錄下來,以此來表示風?!?p> “空氣也看不著摸不到,和風怎么區(qū)分呢?”
“你想的這些,古人也想到了,保留翅膀,就和空氣區(qū)分開了。”
“后來風字還演變了好多種呢。”
“這后來嘛,人們感覺都不足以描述風的樣子,索性就在翅膀下畫個叉,就像鳥兒身下什么都沒有就能飛一樣?!?p> “你說的我差點兒就信了?!?p> “我都說的這么清晰了,還不相信我姓風嘛?”
“信了,是真的話,你一定叫風子?!?p> “哈哈哈哈哈哈……”